【行業動態】
二十屆中央財經委首次會議提出
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
5月5日,二十屆中央財經委首次會議召開。習近平強調,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,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。
會議指出,要完善新發展階段的產業政策,把維護產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,強化戰略性領域頂層設計,增強產業政策協同性。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戰略性資源支撐,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。要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,把擴大內需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機結合起來,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。要大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,倍加珍惜愛護優秀企業家。
(根據新華社信息整理)
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
2023年工作要點發布
5月10日,衛健委聯合工信部、醫保局、藥監局等14部門發布通知,部署新一階段的糾風工作內容。《通知》關注了行業管理、行業組織及產品銷售采購三個重點領域的不正之風,具體點名泄露價格資料、違規收受捐贈、實施帶金銷售等問題。此外從醫保基金監管、醫療亂象治理兩個維度,關注量大額高品種使用、企業賄賂壟斷、處方外流現象等,要求監督整治。
(根據衛健委應急司信息整理)
國家醫保局出席國新辦“權威部門話開局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
5月18日,國家醫保局出席發布會,介紹“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 著力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”有關情況。
其中提及①集中帶量采購:已組織集采333種藥品平均降價超50%,將持續擴面提質,適時開展新批次的藥品集采;②商業醫保:將積極探索基本醫保和商業醫療保險協同發展、互補互促的適宜路徑和有效模式;③鼓勵醫藥行業研發創新:縮短新藥納入醫保目錄的時間,對新藥支出從2019年59.49億元增長到2022年481.89億元。
(根據國家醫保局信息整理)
【媒體鏈接】
擺脫紅海廝殺
原料藥企業轉身CDMO
隨著政策端對原料藥企業的環保和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,低端產能持續出清,原料藥行業集中度提升,優質原料藥企業競爭趨于激烈。
在此背景下,原料藥企業紛紛踏上轉型升級之路,越來越多的原料藥企業轉型CDMO,市場格局變得更加多元。
升級轉型正當時
從政策端看,在綠色發展和產品質量要求提升的背景下,原料藥企業面臨更加嚴格的環保要求和生產標準,這大幅提高了原料藥行業的準入門檻。同時,由于原料藥質量將直接影響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結果,制劑企業更加注重原料藥供應方的質量把控,制劑企業與關聯審批的原料藥提供方合作逐漸趨于穩定。低端原料藥企業的客戶訂單持續流失,低端產能逐漸出清。原料藥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,優質原料藥企業產品重疊度上升,競爭趨于激烈。
從需求端看,產能轉移、跨國企業產品本土化、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和創新藥市場蓬勃發展等機遇,為原料藥企業提供了不同的發展思路:一是繼續專注原料藥領域,擴充產品管線,增加產能,降本增效;二是切入下游制劑市場,利用成本優勢和帶量集采機會,入局集采市場;三是憑借自身在生產端的規模化生產經驗和成本控制能力,提升研發端能力,發展CDMO業務。
對原料藥企業而言,轉型CDMO業務在利潤率、成長空間、資本市場估值等方面均有明顯吸引力,在釋放產能的同時可以鏈接創新藥市場,擴大企業的成長空間。因此,在九洲藥業、普洛藥業等先行者的影響下,越來越多的原料藥企業也開始嘗試發展CDMO業務。
轉型的核心原因
原料藥企業紛紛嘗試發展CDMO業務,背后的關鍵因素是CDMO產業表現出的良好增長前景。
從國內市場來看,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,新政頻出,本土創新藥從研發走向商業化的進程逐漸加速。其中,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正式確立,進一步規范了藥品委托生產,為本土CDMO企業承接國內訂單注入了一針“強心劑”。同時,隨著國內創新藥市場的挑戰不斷升級,新分子實體的申報數量越來越多且結構越來越復雜,研發難度提高,傳統的垂直一體化研發結構受到沖擊,“研—產—銷”一體化模式逐漸弱化,行業專業化分工程度提升。越來越多的藥企通過與CDMO合作,降低研發的固定成本,分散研發風險。
規模和技術是轉型成功關鍵
從產能層面來看,CDMO企業的產能直接決定了企業收入規模。生產端具有先天優勢的原料藥企業在產能層面具有先天優勢。同時,原料藥企業在發展CDMO業務時也應注意思維的轉變,對產能的評估除規模、效率等指標外,還需要注意產能的靈活性,并積極適應新的項目管理模式。
從技術層面來看,持續的研發投入是CDMO企業構筑技術壁壘的核心。目前,國內龍頭CDMO企業研發人員數量較多,如合全藥業、凱萊英的研發人員占比均已超過40%,博騰股份、九洲藥業則在20%左右。除高層次研發人員之外,成熟的技術平臺尤為重要,原料藥企業可通過深度綁定大客戶、外延并購、內部成立事業部等形式,在原有技術平臺的基礎上持續提升先進技術應用及研發能力,拓展CDMO業務機會。
從項目管理層面來看,CDMO企業從臨床前研究、臨床試驗和商業化生產三個階段與藥企深度對接,對項目的靈活性和交付時間要求高,這對于項目管理提出了嚴格要求。CDMO業務需要圍繞客戶需求來打造關鍵流程中的組織資源,根據項目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具體需要,適時地配備來自不同職能部門的成員共同工作。相較傳統原料藥客戶,各類CDMO業務的客戶對項目進度、排期以及標準化系統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。
(根據中國醫藥報信息刪改)
銷售費用率回落背景下
仍需根據實際情況投入推廣費用
此前,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聯合采購辦公室在答記者提問時表示,長期以來主流醫藥企業銷售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近40%,明顯高于其他消費品行業。隨著集采常態化,通過以價換量推動藥價回歸合理,醫藥企業銷售費用已呈現下降態勢。在銷售費用減少趨勢下,藥企營銷模式亦迎來重構。
在醫保控費趨勢下,隨著集采、DIP/DRG等政策落地,藥品價格下降,藥企銷售費用率整體回落,正從“重銷售”向“重研發”轉變。這一趨勢還在持續擴大。
在業界看來,集采常態化后,銷售費用率會自然下降,營銷模式同步面臨調整。但并不是一定要降低銷售費用,而是要根據各個產品的不同特點和市場定位,制定合理的銷售費用。銷售費用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,應該計算最終的銷售貢獻率,只要有銷售利潤就是好產品。如果產品原本就是OTC市場上的強勢品種,那就是另外一種市場操作模式,OTC市場的費用率不低。
在醫藥、醫保、醫療“三醫聯動”政策下,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格局持續洗牌。米內網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藥品銷售額為17747億元,同比增長8.0%。公立醫院終端市場份額最大,但占比持續下滑,由2014年的69%下滑至2021年的63.5%。對此業內人士表示,“集采后不需要龐大的隊伍和代理商做推廣,整個交易鏈條簡化,整體人力投入變少,讓企業在合理的利潤空間中運營,不會發生太大波折。不過,由于集采承載了企業太多的希望,如果不中標,前期一致性評價的投入將難收回成本,所以企業會盡力拼低價中標。
雖然用藥比重下降,現在用量最大的還是三級以上醫院,等級醫院仍是最主流的用藥市場。產品進了集采后,基本不再需要進行學術推廣。不過,少了學術推廣這一環,對產品未來發展有何影響仍有待考究。如次新產品,醫生對其認知還不完整,仍需要企業參與和推動學術推廣。因此,針對競爭性不強、已經進集采的品種,如果價格不是特別低、還有一部分費用可以支撐做學術推廣的話,還是可以適當對醫生開展培訓,把產品做強做大。
(根據醫藥經濟報信息刪減整理)
?2020 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7766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蘇)-非經營性-2023-0141